小时候没什么娱乐,不多的休闲就是跟着爸爸在单位食堂里,挤在一堆人群中看租回来的各种香港功夫片。主角光环闪瞎了我的眼,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想要成为剧里快意恩仇,仗剑天涯,凭实力可以碾压一切的人。“学功夫不是玩的,一定要学会先挨打。”这句口口相传的话成功阻止了痛觉神经敏感的我继续在功夫上探究下去,转而迷上了武侠小说。
算了,我还是负责貌美如花就好。
看过古龙,金庸,梁羽生,终是喜欢上了金庸。客观上说,很多为人处事的原则性问题,我都是跟着金庸的小说学来的。当我从事期货后,发现金庸小说里面也隐藏着很多交易玄机,非常值得初学期货的人深刻琢磨下。
简单举个例子,这么多情节环环相扣的小说,是需要多么庞大的人物关系图谱,写作之前得要列多少个逻辑框架,梳理出各个人物的命运主线,确定主角,外汇返佣平台,配角,情节,结尾等等,有清晰的主线,确定的目标。这像极了做期货之前的准备,做交易之前,熟悉产品,交易术语,外汇返佣平台,接着进行详细的交易计划,预演未来交易品种行情演变的一切可能,并且做出事先安排,清晰自己的思路,这样才不会被市场碾压。
金庸笔下的人物鲜活灵动,万般变化,内心活动十分丰富,读他的小说就好像与这些人物一起经历曲折离奇的情节,活出了百样人生。印象深刻的除了自带光环的男女主角,还有一些悲剧人物。比如裘千尺,没错,就是那个被自己深爱的公孙止挑断了手筋和脚筋,扔在鳄鱼潭里十余年,靠着吃树上掉下来的枣子,顽强的生活着,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竟然还学会了口喷枣核钉功夫的女人。
而这一切悲剧的开始,就在于她找了一个渣男。虽然她脾气不好,性格强势,但如果发现公孙止有了外遇,果断止损离开成全,凭借家世以及武功,哪里就找不到一个好人家了?也不会发展到后来被爱人所害,不惜与他同归于尽的悲剧了。金庸用这么一个惨烈的故事告诉我们,外汇开户平台,当遇到一个错误的人,错误的事情,远离这些无休止的争辩,不要去做一些无用功,斩断这些纷扰是多么的重要。
期货交易当中的止损也是相同道理。当行情和预测当中的不一样,没有达到预期甚至背道而驰,如何处理它同样事关重大,甚至关系到本金的安危。“要想学会做期货,一定要先学会止损。” 这是无数投资者初入期货市场被告知的重要准则,就像学功夫先要学会被打一样被奉为圭臬。在期货这种自带杠杆的市场,止损这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行为,并不是打不过就跑的懦弱行为,相比一根经的死磕,更是一种大智慧。
市场上每个流派的止损方式不一样,有没有一个通用的逻辑呢?对于常见的止损手法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