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返佣网

您当前的位置:第一外汇返佣网 > 外汇学习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外汇基础学习知识(三)

时间: 2017-02-08 15:44 文章来源: 外汇返佣网 点击次数:
  1.2影响外汇市场的经济资料
  
  外汇的价格反映出的是货币供给和需求的一种平衡状态。影响供给和需求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利率和经济的表现,在各项经济指标中,如国民生产毛额、国外资本的流入或是国际间的贸易代表的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也决定的对这个国家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经济指标公佈,投资人必须要有能力判断哪一个比较重要,而在这些林林总总数据中,利率和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是最值得被重视的。
  
  基本面分析注重金融、经济理论和政局发展,从而判断供给和需求要素。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最明显的一点区别就是,基本面分析研究市场运动的原因,而技术分析研究市场运动的效果。
  
  当以另一国货币估价一国货币时,基本面分析包括对宏观经济指标、资产市场以及政治因素的研究。宏观经济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率等数字,由国内生产总值、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以及生产率等要素计算而得。
  
  利率
  
  如果现在市场利率的走向暧昧不明,则任何一则和利率有关的消息或新闻都会直接的影响汇率的走向。在一般的状况下,一个国家如果提高了本国的利率,该国的货币就会相对的走强,因为投资人会将资产移转到这个国家以期望将来可以获到更高的投资报酬率。但是,如果利率太高,对股市而言却是个坏消息,投资人会将资金移出该国的股票市场而导致该国的货币价格下降。至于判断出哪一股力量比较强大就是一门学问了,这取决于利率在变动前的总体经济环境状态。在所有影响利率变动的经济指标中,就属消费者物价指数、购买者物价指数及国民生产毛额最为重要,这些指标可以在各国央行(BOE, FED,ECB,BOJ)开会决定利率前,对利率走向作为判断的参考。
  
  国际贸易
  
  在一国的贸易收支帐中,可以看的出某一段时期该国进出口之间的净差异,当一国的进口大于出口时,就会产生贸易赤字,这通常不是个好消息。以美国为例子,为了要支付进口的债务,必须要在市场上放空美元以购买他国的货币来支付出口国的债务,因为货币的流出会造成美元的走软。同样的,如果收支帐上显示出口值的增加,美元就会流回国内而造成美元的走强。站在一国经济的角度来看,贸易赤字不见得是件坏事,但是如果赤字大于市场的预期,就会造成反面的效果了。从2004年以来美国每月公佈的贸易赤字都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因为资料在短时间内会给市场带来剧烈波动,而美元指数中期走弱也是因为美国贸易赤字长期扩大。
  
  购买力平价 (PPP)
  
  购买力平价理论规定,汇率由同一组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举一个汉堡包的经典案例,如果汉堡包在美国值2.00美元一个,而在英国值 1.00 英镑一个,那么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一定是2美元每1英镑。如果盛行市场汇率是1.7美元每英镑,那么英镑就被称为低估通货,而美元则被称为高估通货。此理论假设这两种货币将最终向2:1的关系变化。
  
  利率平价 (IRP)
  
  利率平价规定,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升值(贬值)必将被利率差异的变动所抵销。如果美国利率高于日本利率,那么美元将对日元贬值,贬值幅度根据防止无风险套汇而定。未来汇率会在当日规定的远期汇率中被反映。在我们的例子中,美元的远期汇率被看作贴水,因为以远期汇率购得的日元少于以即期汇率购得的日元。日元则被视为升水。
  
  非农就业人口
  
  美国关于非农业人口就业人数的增减数和失业率是近几年影响外汇市场短期波动的重要资料。这组数字由美国劳工部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公佈。在外汇市场看来,它是美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数字本身的好坏预示著美国经济前景的好坏。因此,在这组数字公佈前的一、两天,只要市场上有任何关于这一数字可能不错的风言风语时,美元抛售风就会嘎然而止。
  
  其他经济资料
  
  其他一些美国经济统计资料对外汇市场也有影响,这些资料包括工业生产、个人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开工率、库存率、美国经济综合指标的先行指数、新住房开工率、汽车销售数等,但它们与非农业就业人口数相比,对外汇市场的影响要小得多。这些经济指标对外汇市场的影响也有其独特的规律。一般来说,当美元呈一路上扬的“牛”势时,其中任何指标在公佈时只要稍好一些,都会被外汇市场用来作为抛外汇买美元的理由,使美元进一步上扬,而指标为负数时,外汇市场有时就对其採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同样,当美元呈一路下泻的“熊”势时,任何公佈的经济指标为负数时,都会成为外汇市场进一步抛美元的理由。
  
  除了经济统计资料之外,其他关于经济活动的报导也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外汇价格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外汇市场上的人对外汇波动的期待的反映,换言之,如果人们期待外汇有某一个长期的均衡价格,那么,现货价格的波动就会朝这个价格的方向移动。而这种期待是主观性的东西,它必然会受到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连续几天没有关于经济活动资料分佈的情况下,有关国家货币当局官员的讲话、《华尔街日报》关于外汇市场的有影响力的一篇文章、某研究机构或大企业关于外汇走势的研究报告等,都可能会在某一天造成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这种现象对那些身处外汇市场以外的人来说,似乎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官员的讲话会使美元猛跌或猛涨2至3美分(即200至300点)?如果把人们主观期待的因素考虑在内,这种现象就不难解释了。一个官员的讲话中一篇关于外汇的重要文章仅仅是提供了某种信号,给人们的合理预期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最后导致外汇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幅度的大小,就由这些信号在合理预期中的催化剂作用大小来决定。
  
  如果市场不认为它是信号,则这种讲话再多,外汇市场的人也会充耳不闻。较典型的例子是英镑在1992年年底的跌势。自1992年9月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以后,外汇市场出现了猛抛英镑风,其原因在于英国经济前景暗淡、英国经济政策不明朗、英国减息期待等多种因素,为了稳定英镑的汇率,英国财政大臣拉蒙特多次发表讲话,表示要稳定英镑汇率,甚至可能以加息来提高英镑的汇价。但每次都只能给英镑的汇率以微弱而短暂的支持,在英镑稍有回弹后,外汇市场就有更多的人抛英镑。

现货黄金开户-专业的外汇返佣代理开户平台-第一外汇返佣网理论篇-外汇日内操作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