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返佣网

您当前的位置:第一外汇返佣网 > 外汇学习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外汇基础学习知识(四)

时间: 2017-02-08 15:44 文章来源: 外汇返佣网 点击次数:
  1.3影响外汇市场的政治因素
  
  与股票、债券等市场相比,外汇市场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当某一件重大国际事件发生时,外汇市场的涨落幅度会经常性地超过股市和债券市场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外汇作为国际性流动的资产,在动盪的政治格局下所面临的风险会比其他资产大;而外汇市场的流动速度快,又进一步使外汇市场在政治局面动盪时更加剧烈地波动。外汇市场的政治风险主要有政局不稳引起经济政策变化、国有化措施等。从具体形式来看,有大选、战争、政变、边界衝突等。
  
  任何一种主要外汇对美元的汇率走势10年图中,人们都可以发现这10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情况。由于每次突发事件,每项重要的经济统计资料都会在每天的外汇市场上引起剧烈的波动,使汇率涨跌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史的缩影这一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在外汇市场投资,在把握住外汇走势的长期趋势时,更要十分注意它在短期的波动,只有认清它的短期波动规律,才能在外汇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图(1.1)是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前后欧元/美元的4小时图形。图中红色阴影部分显示了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欧元/美元短线大幅上涨的过程。
  
  图(1.2)是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发生连环爆炸后美元/瑞郎短线跳水的图形。伦敦遭受恐怖袭击,投机商担心会给英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短时间内将英镑头寸转移到瑞郎上,此段走势完美的诠释了瑞士法郎作为避嫌货币的作用。
  
  1.4政府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
  
  1973年以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并不是一种彻底浮动汇率制,而是一种所谓肮脏的浮动汇率制,其原因是工业国家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经常性干预。政府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每天都影响著外汇市场的价格波动。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但会透过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间接性的干预,还经常在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时,直接干预外汇市场。这种政府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也是影响外汇市场短期走势的重要因素。
  
  1、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目标
  
  自从浮动汇率制推行以来,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从来没有对外汇市场採取彻底的放任自流的态度,相反,这些中央银行始终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外汇储备,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价格出现异常大的、或是朝同一方向连续几天剧烈波动时,往往会直接介入市场,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外汇买卖,以试图缓解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因,理论上可以有很多解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汇率的异常波动常常与国际资本流动有著必然联繫,它会导致工业生产和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不必要的波动,因此,稳定汇率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和物价。
  
  第二,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是为了国内外贸政策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而出口问题在许多工业国家已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涉及到许多出口行业的就业水淮、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选民对政府态度等许多方面。任何一个中央银行都不希望看到本国外贸顺差是由于本国货币的汇率太低而被其他国家抓住把柄。因此,中央银行为这一目的而干预外汇市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三,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是出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考虑。宏观经济模型证明,在浮动汇率制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价长期性地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会刺激出口,导致外贸顺差,最终却会造成本国物价上涨,工资上涨,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在通货膨胀已经较高的时候,这种工资—物价可能出现的迴圈上涨局面,又会造成人们出现未来的通货膨胀必然也很高的期待,使货币当局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变得很难执行。此外,在一些工业国家,选民往往把本国货币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作为政府当局宏观经济管理不当的象徵。所以,在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许多工业国家在控制通货膨胀时,都把本国货币的汇率作为一项严密监视的内容。
  
  2、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与效益
  
  关于什么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有一个较为正式的定义。80年代初,美元对所有欧洲国家的货币汇率都呈升势,围绕著工业国家要不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1982年6月的凡尔赛工业国家高峰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官方经济学家组成的“外汇干预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外汇市场干预问题。1983年,该小组发表了“工作组报告”(又称“杰根森报告”),其中对干预外汇市场的狭义定义是:“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任何外汇买卖,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其途径可以是用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之间调拨,或官方借贷等。其实,要真正认清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实质和效果,还必须认清这种干预对该国货币供应及政策的影响。因此,在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上,可以分为不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又称“消毒干预”)和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又称“不消毒干预”)。所谓不改变政策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换言之,一般认为利率变化是汇率变化的关键,而中央银行试图不改变国内的利率而改变本国货币的汇率。
  
  中央银行在进行这种干预时可採取双管齐下的手段:
  
  (1)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同时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债券,从而使汇率变而利率不变化。
  
  (2)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通过查询汇率变化情况、发表声明等,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它被称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反应”。中央银行这样做是希望外汇市场能得到这样的信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要发生变化,或者说预期中的汇率将有变化等等。
  
  判断中央银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并不是看中央银行干预的次数多少和所用的金额大小。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的历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如果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是因为资讯效益差、突发事件、人为投机等因素引起的,而由于这些因素对外汇市场的扭曲经常是短期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会十分有效,或者说,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至少可能使这种短期的扭曲提前结束。
  
  第二,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高偏低是该国的宏观经济水淮、利率和政府货币政策决定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而中央银行之所以坚持进行干预,主要是可能达到以下两个目的:首先,中央银行的干预可缓和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跌势或升势,这样可避免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过分衝击;其次,中央银行的干预在短期内常会有明显的效果,其原因是外汇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种突然出现的政府干预。这给予中央银行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考虑其货币政策或外汇政策,从而作出适当的调整。
  
  由于外汇市场的短期波动非常频繁且幅度较大,创造了非常多的短期获利机会。因此,把握货币当局与外汇市场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分析能力和盈利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现货黄金开户-专业的外汇返佣代理开户平台-第一外汇返佣网理论篇-外汇日内操作高手